近年来,阜阳市颍泉区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为“引擎”,以科技为“翅膀”,探索出一条“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、乡村焕新”的振兴之路。这个由申庄村村集体领办,村民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,已发展成为拥有360万元固定资产、80余架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区域农机服务标杆,擘画出富民强村的美好“新图景”。
强化党建引领,凝聚发展合力。合作社坚持“红色引擎”驱动发展,村党总支书记兼任理事长,“两委”干部化身“农机专家”,既履行村级事务管理职能,农忙时节化身农机手、飞手、技术员,实现管理和服务“两不误”。构建“51%集体控股+49%村民灵活入股”的股权架构,优先保障脱贫群众持股比例不低于15%,形成“支部统筹+合作社运营+农户参与”的联动体系。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,每半年财务公开,年度第三方审计,规范经营管理。严格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建立党总支前置审议机制,对重大投资、收益分配等事项实施全过程监督,推动集体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。
创新发展模式,激活产业动能。合作社现有大中型拖拉机23台、配套农机具35套、联合收割机13台、秸秆打捆机7台、常年挂靠无人机80余架,配套办公及培训场地300平方米,机库棚592平方米,农资机械配置齐全且服务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2024年,完成全镇10万亩耕地飞防作业任务,农事服务覆盖率达100%,统筹调动各类农机200余台次,开展撂荒地整治、机播、机收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作业面积1.5万余亩,服务农户28760户,综合作业成本降低5%以上,实现社会化服务交易额300余万元,带动农户流动就业1000余人次,促进人均年增收1560元。机械化服务已延伸至耕、种、管、收全链条,真正实现“机器换人、科技惠农”。
坚持共建共享,绘就幸福底色。合作社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契机,坚持多元共建原则,主动吸纳农机大户、产业大户和党员、群众,以资金、农机、土地、技术等要素入股,创新构建集约化发展模式。规范化建设农机库棚、粮食仓储等基础设施,为脱贫户无偿机械化作业1700余亩,累计节省生产支出20万元。依托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、惠农政策宣讲等专题活动16场、覆盖群众800余人次,同步推进“富口袋”与“富脑袋”。2024年,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平台,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反哺乡村建设,先后投入10余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,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根基。
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石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。站在新起点,合作社将进一步谋划建设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,持续培育“新农人”,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续写“颍泉样板”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