颍泉区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

发布日期:2020-07-15

作者:

文章来源:

浏览次数:332

“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、水和空气,须臾不能缺少。”颍泉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、市委、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,借鉴京沪苏浙等地区先进经验,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,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,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,不断开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。

破除壁垒,共享数据一朵“云”。以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为依托,充分发挥云数据优势,全面推行“网上办、邮寄办、预约办”等登记注册服务,实现企业“六个一”全程办理,企业登记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。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,将普通注销与简易注销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。优化政务服务中心职能,推进政务信息系整合共享、加快实现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打造7×24小时不打烊“随时办”服务,破除“信息孤岛”,减少办事跑动次数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。2020年1-6月,办理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094户,每万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3.4户;注销企业169户,其中简易注销139户。

简化流程,开通审批快速“路”。强化全要素服务,出台《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》,聚焦区级14个重点领域,在解决土地资源保障、项目审批提速、落地过程统筹等企业最迫切的需求上持续深化改革,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、提升审批质效,最大限度释放企业项目活力,为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,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、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阶段审批时间均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,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,总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。在加强政府采购执行管理方面,在线发布采购公告、采购文件22项,成交3110单,成交金额3232.81万元,采购规模居全市第一方阵。

健全机制,构筑人才蓄水“池”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紧紧围绕区委、区政府中心工作,以“5253”工作布局为导向,不断健全人才招录、评选、推送、奖补机制,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,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慧力量。组织9家企业开展11场网络招聘活动,招聘岗技术工程师、研发部经理等9名年薪1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;评选20名专业技术把尖人才、1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、15个区级产业创新团队、50名农村实用人才,累计奖励165万元。连续3年开展科技创新奖励评审活动, 2019年度对评选的优秀企业和个人奖励资金574万元。

放管结合,释放城市烟火“气”。全面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要求,在优化“放管服”上加强举措,通过有序放开摊点经营,规范支持“地摊经济”,提振消费信心。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工作意见》,因地制宜在广场和部分不影响行人通行的街区,规范设置便民服务点,在文峰公园、沃尔玛、万达广场、万象城等地设置摊位约110个,西瓜集中销售点8处。借助阜阳青网科技园等搭建平台、创造条件,引导经营主体用好互联网电商平台,开设网店、线上直播等,在摆摊的同时在线上扩大影响力,增加营业收入,在烟火气中创新求变、积蓄势能,全区实现电商交易额8.32亿元,其中农产品交易额约1.69亿元。新培育孵化电商经营主体41个,培育省级电商示范村2个,打造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机制项目5个,累计带动135名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